14, 9月
政论报刊

[拼音]:zhenglun bao-kan

[英文]:opinion newspapers

以评述时政、抒发政见为宗旨的定期出版物。大多为期刊。其创办多出于政治斗争的需要,主办者多为政治活动家。

在各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,都曾湧现出声名卓著的政论报刊,它们都在为革命准备舆论、唤起民众等方面起过重要的作用。英国被誉为“社论之父”的D.笛福于1704年创办的《评论》, 是政论报刊的鼻祖。在美国,由J.富兰克林在1721年创办的《新英格兰新闻报》,也是最早的政论报刊之一。在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中,出现多种政论报刊,其中最著名的是 J.-P.马拉的《人民之友报》和J.R.埃贝尔的《杜歇老爹报》。

中国率先重视报刊政论的是王韬。1874年,他在香港创办并主编的《回圈日报》,发表大量政论文章,评论洋务,鼓吹变法自强。1898年戊戌维新运动时,资产阶级改良派出版的报刊,如《时务报》、《新民丛报》等,都以议论时政为主要内容。资产阶级革命派也重视政论报刊,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同盟会机关报《民报》,它是1905~1907年间革命派同改良派政治论战中的主要阵地。

政论报刊的特点是反映时代要求,争取社会进步。资产阶级政治统治建立后,资产阶级政论报刊逐渐失去光采,而反映资本主义集团竞争的报纸和以提供趣味新闻为主的“便士报”先后成为报业的主流。在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,虽然仍有一些所谓高阶报纸视评述时政为首要职责,但其思想内容与对群众的影响,远不如以前的政论报刊。

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后,把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政论报刊, 特别是那些宣传民主主义的不受检查的报刊,视为“工人的(无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或社会民主主义的)报刊的先驱者”(列宁:《俄国工人报刊的历史》),并在自已的报纸工作中继承了这一传统,如马克思、恩格斯主办的《新莱茵报》,列宁主编的《火星报》。在中国,不仅有纯粹的政论性的期刊,而且所有的大型的日报,如党的机关报等,仍对政论给予高度的重视,精心写作社论,并置于版面上最显要的位置。

在新闻学研究中,对报纸的政论和政论报刊的研究一直非常重视,不少史家都把政论报刊视作近代报业的主流。

更多信息: 亚美 环球

Read More